Mobile Button
好農・好食在新港

勇敢轉彎 美夢「宸鉦農場」—杏鮑菇栽種之專訪

作者:林秀英

 

 

 

 

 

 

 

 

 

林秀英/本刊編輯委員

堅定信念 走自己的路 
個子嬌小、身手俐落的林桂禎是農場主人,長期的教學導致聲帶受損,音色略顯低沉,三年前,在姨丈的提議下,結束近25年的幼教生涯,離開熟悉的幼稚園,她的先生在三班制公司上班,能協助她的時間有限;我問她:「如何克服這樣的大轉彎?」她回答:「做了就往前,不考慮後退!」或許是這份堅毅的善念,邊做邊學,一路上多遇貴人,讓她得以成就圓滿。
有別於傳統菇寮的設置,宸鉦農場的環控庫房以利於生長的一定規格,四面11公分厚度建造,厚度密度愈高,保溫隔熱效果愈好,但相對成本也較貴;庫房內有抽風機、加濕機和風扇,可以從自動控制箱操控,保持庫房內的溫、濕度與空氣流通,傳統鐵製層架上固定整齊擺放正反穿插的菌包,讓人一眼望去,療癒、歡喜,別具空間的美感。
黑褐色的太空包是有機履歷認證,重量約1000公克,由木屑、糙米、黃豆粉及菌母組成,經過至少8個小時的蒸熱過程殺菌,然後接菌與溫包,走菌完全的太空包會佈滿潔白濃密的菌絲,大概要一個月,才能從專業養菌場載運到自己的農場繼續成長,而菌包在運送過程中會導致菌絲斷裂,她形容就像是人暈車一樣,所以先將菌包上架,得讓菇菌休息1、2天後,再進行開嘴、刺激(搔菌)、疏蕾、採菇、削菇包裝,大概12至14天就能採收,成長速度算快;過程中的菌包如果呈現綠、黃色,就是壞了,要立刻移除,防止感染。摘採完的太空包最後的重量大概剩5、600公克,可以做成有機質肥料,一點都不浪費,算得上是環保的產業。

會聽懂人話的菇菇
每個農場管理方法不盡相同,她說養菇跟照顧小朋友一樣,道理大概走到哪裡都是相同的;每天巡庫房觀察成長情形,跟菇菇說話、唱詩歌,甚至為菇菇們禱告!祈禱每顆菌包都能長出菇來,而長成A級菇是最好的!雖是菇菌,但頗有靈性,尤其一邊工作一邊言談中,不能說菇菇的閒話喔!夏季菇價下跌,冬季菇價較高,中秋節及農曆過年前都是一年中的旺季;下雨天除了成長速度變慢,也容易出現壞包。菇菌類對成長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相當敏感,所以農場最怕的就是—停電!
菌,生命力強!一長出來就不受控,有些甚至完全「出包」,長出封袋外,除了正常成長外,杏鮑菇的形狀極富想像樂趣,片狀的、花瓶的、雕花的、連體的、長相曖昧的……。等到菇帽變薄、皺褶顏色變深變多,就要立即採收,否則長得太過熟會影響口感,也不利包裝,所以採收時要隨時待命,一時半刻都不能等;有一回採收時間到了,卻遇上颱風,風雨中農場主人冒險開車去夥伴們的家裡一一接送到農場幫忙。一個人是做不了事的,她由衷的感謝美女團夥伴熱情歡喜的付出,這群夥伴,更是她事業最強而有力的支柱!
桂禎提到選購好吃的杏鮑菇就是摸菌柄,雪白肥厚有彈性而不是硬、菇帽完好,保存方法就是避免水分流失,因此封口一定要束緊;有些人認為菇菌類食用時不必清洗,但在採收、削菇與包裝的過程中,可能沾了環境汙染物,所以建議快速清洗,避免浸泡;談到如何料理最好吃呢?她說杏鮑菇高纖低脂營養豐富,脆滑爽口,乾煎杏鮑菇是最美味的吃法,無需過多調味,熱鍋逼出本身的香氣,只需一點鹽,和黑胡椒粉,原味就很棒了!即使長時間燉煮,養分也不太會流失,還能煮出杏鮑菇另一層次的風味口感。

上天恩典 美夢宸鉦
農場已邁入第三年,第一次採收的喜悅依舊難忘,滿滿期待中從無到有,感恩上天的恩典!也因為自我要求嚴謹,對杏鮑菇的質與量有所堅持,更相信消費者的回購率就是最大的成就感與肯定;新港雖不繁榮,但人文豐厚,大家都在為這片土地努力耕耘與分享,她引用「腓立比書 4:13—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與大家共勉,也祈願鄉民喜樂平安,離鄉或返鄉的居民與青年猶如成長茁壯的杏鮑菇一樣,不受限於菌包,在定態的環境下充分發展自我,找到各自的天空,擁有亮麗人生,美夢宸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