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採編營特刊

【347期】一家麵店,無名的很有名──阿珠麵攤

作者:採訪:林致遠、林家再、吳俊謀

用Google也難找的麵店
等等,網路搜尋找到這家店叫「陽春麵」?
漫步新港鐵路公園,入口處前方不遠的一家店面,可見不少人排隊等候著,外來遊客總試著找出這間店的店名,卻只見攤車上略有斑駁的黃色板子,陽春麵、麻醬麵、粿仔湯、餛飩湯等一一條列於上,「隨意」、「小菜」分列兩旁,已是這間店面最顯眼的招牌,川流不息的人潮認證了它在地方美食界的地位;沒有正式出現在店面的任何一個角落,可走過路過絕不會錯過的在地人,用了最簡單的方式,給了它一個非正式的官方名稱:「阿珠麵攤」!

從鐵道口到鄉立停車場旁
麵攤的總舵主阿珠姨,本名為連秀珠,14歲便得離家出外尋求工作機會,那時的年輕人都往北部去,在好多公司、工廠辛苦過;結婚後來到新港,只記得是在大甲媽祖首次往新港進香的一兩年前,在貴人的提議下,於奉天宮前中山路與登雲路口的轉角處,從一個小小攤車起家,開始擺麵攤做生意;萬事起頭難,不算經驗豐富的阿珠姨一開始做得戰戰兢兢,忙碌整日還要協助婆婆代售中興號車票,幾乎沒有放假。八十年代,將小店遷移到如今鐵路公園的入口處,在排水溝上搭建木板地面的簡易鐵皮屋,婆婆也在一旁經營檳榔攤,繼續服務鄉親,糖鐵就在一旁,載著甘蔗的五分仔車經過,嗚嗚的鳴笛聲與車廂行駛於軌道上的匡噹聲,彷若時鐘般記錄著日常。而糖鐵嘉北線於民國八十七年正式終止營運,雜亂的周遭由在地居民清潔整理美化為新港鐵路公園,麵攤也配合轉移陣地,來到如今位於文昌街的位置,一轉眼,又二十年過去。

經典美食滷味與各式麵食
攤車上的大鍋不停沸騰著,蒸氣瀰漫中麵杓被俐落地攪動著,麵條與豆芽菜、韭菜倒入碗中,淋上香氣四溢的肉燥、麻醬後上桌;玻璃櫃中燉滷入味的滷味小菜擺得再滿也經常早早售罄,都是使用最信任的食材,加上用心烹調出最真誠的心意;阿珠姨笑說不須推薦,老饕們自然知道該點什麼,點什麼都是經典;攤車不大,是讓阿珠姨能夠大展身手端出垂涎國民美食的工作區,店面也許依舊不夠寬敞,但熟悉的滋味讓老顧客一直沒離開,有一家三代都是吃著同樣的味道長大。刻苦耐勞的阿珠姨如今說得淡然,但有了平時感情就很好的兒女一起忙碌,讓她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經營數十年,麵攤依然不需掛上名字招牌來張揚宣傳,就如同阿珠姨樸實親切的性格,以及平凡卻無法忘懷的經典國民美食,默默無名,卻赫赫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