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藝術家.楊暉—法籍華裔畫家
Stefano Misesti—義大利籍畫家
陳韻如─台灣紀錄片導演
溫祥忱─台灣紀錄片導演
黃文淵─台灣裝置藝術家/策展人
「作食人」─製造食物的人
本次展覽是承襲著前兩年的農業議題的第三波。新港作為一個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我們對於農民的關注,其實是為了建立起看見自己的主體性而來。
1969出生於台灣嘉義縣太保市,台北縣南強工商(夜)美術工藝科畢業
1992成立圖克藝術専業有限公司;2001成立個人工作室致力於面具、木雕、油畫創作;2003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邀請展、工作室遷回嘉義太保;2005嘉義縣北回歸線夏至藝術節「鳥類觀測站裝置」;2006~2008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駐村藝術家;2008國立嘉義高工「光合作用」公共藝術製作、「立方米樂園」新港國際社區藝術節聯展。2009嘉義縣新港25號倉庫「作食人」佈展策展,台北縣新店碧潭「河流2:洄.溯.藝波盪漾」裝置展,2010台灣燈會藝術燈區製作—虎山等。
策展理念
2008年「立方米樂園」用藝術裝置來傳達米食文化的另類想像;2009「作食人──農民影像展」開始和在地農民的互動,企圖讓藝術與常民生活有更緊密的連結。今年,邀請兩位國外的藝術家,法籍華裔肖像繪畫藝術家楊暉和義大利插畫家Stefano Misesti,將與在地農民互動後,發展出屬於新港特有的、全新的創作。以外國人的觀點再加上他們個人的創作語彙,表達有別於台灣藝術家對農民的表現方式。
而台灣紀錄片導演陳韻如,今年所設定議題則想回歸到對人的關懷,定焦在幾位農民的身上,從返鄉者的角度,來看看從外部(都市)回到鄉下(內部)的務農者,他們的內心抉擇與外在環境的拉扯,另一位導演溫祥忱則是期待記錄這兩位藝術家將在新港探索與發現的一切。
高雄鳳山出生,中正預校1989空軍官校畢業,1991年空軍屏東機場服務退役。廣電基金(公視前身)電視節目製作班第二期結業,MV製片十幾年,MV導演作品涵蓋主流非主流唱片,2004年大愛「草根菩提」特約導演,2005高雄歷史博物館「高雄歷史散步」、農委會休閒農業協會「自由與幸福」導演。
作品理念:
影像紀錄說穿了是一種曖昧不清的表演形式,其中被記錄者與紀錄者雙方在記錄現場的互動型態,將會決定這記錄片的大概架構與表現方式,一般說來,這次的紀錄活動比較令人期待的部分是藝術家創作的過程。
每個藝術家創作作品的過程,其實一定有令人期待和與眾不同之處,一個作品的完成,中間必然會有許多的趣味與思索,很期待記錄這兩位藝術家將在新港探索與發現的一切,並藉著影片一窺藝術家眼中的新港與新港鄉親眼中的藝術家。
中國上海出生,1985年畢業於中國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壁畫系。曾任教於上海輕工業專科學校美術裝演系。1990年榮獲法國文化部基金會創作大獎,1986年起陸續於上海美術館、巴黎“Kwok on”博物館、巴黎“Art13”畫室沙龍、台中金喜畫廊、台北市林安泰故厝舉辦個展,1998參加英國倫敦佳士得拍賣公司“Christies”當代亞洲藝術拍賣會,2006年法國Brest Guenolé教堂展、上海Epson攝影個展
作品主題:老農
以描繪當地農民為主,藉由單色肖像畫中,每張老人的臉上都堆滿歲月鐫刻的痕跡。描繪赤裸的生命概念、以對生命歷程的緬懷,來回應台灣農村社會的急速變遷,這不僅反映在塗繪的年老皺折上,也呈現他對傳統技巧和藝術的學習、承接,以堅硬的炭精條在畫面上拉出的書法意味。
義大利科摩市出生,畢業於義大利米蘭歐洲設計學院插畫學系。2000年與其他插畫同好在米蘭成立插畫工作室STUDIOSOTTOMARINO。基於因緣際會目前過著往返於台義兩地的畫家、插畫家生活。
近年重要展覽包括2001年描繪傳統、方言與古城故事的畫作─義大利柯摩IL SALOTTO藝廊,2002年漫畫故事及四十張黑白漫畫手稿─義大利米蘭ANADEMA藝廊,2008年大力士馬奇鐵 VS.激動超人在台北漫畫人物展─台灣台北誠品書店公館店,2009年浮世原料十五幅畫作─台北Free Hugs Street Gallery。
作品主題:風、火、水、土、人
風、火、水、土這四大元素是維繫農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舉凡蔬果米麥,所有的農產品都仰賴來自土壤、水、火(太陽)的養份。利用土壤所提供的礦物質以及火可以製造農民所需的工具、水和火則產生蒸氣和能源,同時火也被運用在烹煮食物上。
此展覽是一部異國旅人的旅遊日誌,記述旅人在新港地區找尋研究這四項元素如何影響當地人生活的點滴。
畫展的主要部分將由20幅大小約90x140公分的畫作構成,這些畫作是以壓克力顏料繪於畫布上。展覽的第二部分將會展出一些畫在紙上的素描手稿。此外還要安排一部投影機(或放影機)以放映在新港參觀拜訪當地產業期間所繪的人物景象手稿和照片或影像。
紀錄片陳韻如
台大哲學系,政大哲研所,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
紀錄片作品包含:2006台新獎入圍作品《希望之海》台西參與式壁畫製作過程,2007女性影展入選2006《未完成的行進》,2004《唸哲學系的女子》,2005《天色未明》,2007《24P 顯影》攝影家曾敏雄,2007《畫家張立曄土石流個展》,2009《四食雜記》5部短片於「作食人─2009新港農民影像展」等。
作品主題:返鄉
2008年底,「農村再生條例」在立法院內院外,吵的沸沸揚揚。返鄉10年,卻不熟悉農業的我,開始拿起攝影機,透過鏡頭,去紀錄紛爭、了解過程。2009年,我來到新港完成了作品《四食雜記》。當時的切入點是從外圍的消費者觀點進入,同時也標示著導演自身的位置。
農業的議題,大至全球暖化、糧食危機,小至一個家庭的生計、孩子的學費。這當中,農業、農村、農民,所謂「三農」是重點各異卻又不可分割的。去年《作食人》影像展的影像紀錄側重在農民生產、銷售的訪談上,以產業問題為主軸﹔而今年想回歸到對人的關懷,定焦在幾個農民的身上,從返鄉者的角度,來看看從外部(都市)回到鄉下(內部)的務農者,他們的內心抉擇與外在環境的拉扯。這樣的瞥見,或許也反映出內(農村)與外(都市)不同價值觀的對話。進一步希望闡釋出新的農業的價值,不只是侷限在農產品上頭。
2010新港作食人繪影聯展
開幕茶會:99年9月25日(週六)上午10:00(含創作導覽分享)
展覽期間:99/9/25-12/26(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週二至週五14:00~17:00
週六、日10:00~12:00、14:00~17:00(學校團體預約參觀不在此限)
展覽地點: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嘉義縣新港鄉登雲路111巷2號)
洽詢電話:團體參觀導覽預約05-3745074 http://www.hkfce.org.tw
<蹦米香的遊藝生活部落>http:// hkfceart.pixnet.net/ blog
◎本展覽開放時間,得因本會各項業務酌予調整,遠地參觀者敬請事先電話洽詢,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