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藝文導覽

【349期】鐵道光影之旅──乘著老照片列車,做時光的旅人

作者:劉倩伶◎新港國中老師

前言
「最大的閱讀不在教室、不在圖書館,而是在天與地。」新港鐵路公園對於新港鄉的學子而言,彷彿自己家的後花園。
今年適逢新港鐵路公園20週年,國一新生以認識家鄉為主題,開展一系列在地鐵路文化課程,希望學生走出教室,透過實地的走訪與閱讀,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生長的土地。
藉由舊照片故事,向學生介紹新港鐵路公園的源起與歷史,帶領學生了解新港鐵路歷史與文化軌跡;藉由參訪文教基金會「蔗迴來——五分車ㄟ甜蜜記憶特展」,認識到日治時期發展之「糖鐵道運輸」是新港重要的對外交通;媽祖進香活動也帶動鐵路載客之發展;並探訪過往新港人如何透過鐵道外出工作與求學。

學生觀展紀錄

蘇子晴◎新港國中一年三班
照片中攜帶著紅巾的糾察隊,指揮大家的交通安全,這和現在我們搭車方式不一樣,現在是大家各自走到搭車處等車,沒有糾察隊這件事情。

張智堯◎新港國中一年六班
最後一班五分仔火車,很值得紀念,大家都很珍惜的拍照留念,照片中的人現在可能已經都當爺爺奶奶了,但是我們從照片中可以知道以前的台糖火車長什麼樣子。

鄭家鈞◎新港國中一年三班
新港車站,在1911年北港製糖株式會社北港製糖所開創,1917年之後加入載客營運,隨著新港奉天宮與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成為糖鐵的「進香鐵道」黃金路線。

陳薇中◎新港國中一年八班
以前的車票有標語,還有以前的補票單讓我覺得很特別,而現在只要有一張卡就可以暢行各地。就算遲到了也只要「嗶」一下就可以快速的通關。讓我看見現在與過去車票的差別。

林芷燕◎新港國中一年一班
鐵路公園的「台車」,現在是小朋友的大型玩具,以前它是載甘蔗重要的運輸車。特展中的「車票」,讓我發現以前補票的方式,讓我大開眼界。

侯政妤◎新港國中一年一班
相片裡,我看到新港國中的學姐在旅行出發的第一站——新港車站留下合影。為什麼會對這張相片留下印象,因為我每次出外遊玩,媽媽都會在漂亮的景點幫我拍照,留作紀念,相信那時候的學姊們,一定也覺得拍照的背景很漂亮。

王誠偉◎新港國中一年三班
羅翊嘉先生提供以前的車票,有很多表格跟很多文字都是關於火車,例如:有一張車票的上面寫了以前每個路線及價錢;還有一張紙上面寫了很多數字,是關於火車時刻表的時間,所以我印象深刻。

林鈺涵◎新港國中一年六班
鐵道票券的老照片有斑駁的痕跡,有種說不出的美。老師講解時說:如果來不及買票,就要使用另一種票,使我不禁想起搭校車難免也會來不及。以前是有許多學生「來不及了」的場景應該常常會發生吧。

林宜玟◎新港國中 一年二班
那是一張大家合作打掃車站旁雜草叢生的照片,因為改造了這片荒蕪的車站,才有現在的鐵路公園,讓它不僅變得乾淨,也變美了。這一大片土地,如果是我肯定沒有耐心把它清理乾淨,但是他們這群人卻做到了,我很佩服他們有這種奉獻的精神。

楊芳綺◎新港國中 一年二班
如果沒有前人的那些照片,怎麼會有現在這個特展讓我們知道新港鐵路公園的從無到有呢?或許以後我們的交通工具也會走入歷史,但就算這樣,我也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分享從前從前我的上下學的交通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