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過去,陽光普照的時刻一天比一天長,炎熱的夏天也漸漸探出頭來。進入六月,這時稻子已經結實成「種」,稻子的榖粒上也長出細細的「芒」。一到芒種這個節氣,就知道天氣要開始炎熱,也預告端午節不遠了!
不只在台灣,韓國、日本、越南等,都有過端午的習俗。日本的端午節落在陽曆5月5日,是日本的兒童日,這天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掛上鯉魚旗,祈求孩子健康成長,也會食用形狀有如竹筍的日本粽和柏餅(和菓子的一種)。韓國人會吃車輪餅糕、舉行「端午茶禮」,在江陵地區更是盛大的「江陵端午祭」,舉行許多表演、競賽,像是假面舞劇、韓式摔跤……等。在越南,5月5日正值季節轉換,各種蚊蟲現形,因此是「殺蟲節」,並且會祭拜祖先與神明。
台灣端午吃什麼?
在台灣除了划龍舟、立蛋,端午還有吃「五子」的習俗,分別是粽子、豆子、茄子、李子、桃子,傳說吃了這些,便可以健康、長壽。閩南語便有「食茄吃到會『肖鳥』趒(揚眉吐氣),吃豆吃到老老老」的俗諺。豆子與茄子,因為長條狀的外型,象徵吉祥長壽,同時也寓含「吃當季」的概念。端午時來道茄子、豆子料理,平衡粽子所沒有的蔬菜,應景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