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耕耘新港

【281期】新港百年地震史

作者:陳錦煌 ◎本會董事長

1906年3月17日早上6點37分時,剛亮不久,天空灰濛濛的,街頭巷尾正忙著準備早餐及上田工作,新港地區先有二起不太能察覺的小地震,六分鐘後,卻突然天搖地動、屋倒地鳴、煙塵迷漫、衰嚎遍野,嘉雲南地區有史以來傷亡最大的地震發生了;這對1904年11月6日已經受到6.1級地震侵襲,造成新港街總共578戶中,全倒108戶,半倒181戶,破損92戶,在不到二年時間,又發生另一起更大規模的7.1級地震,剛剛修復好的房子幾乎全倒了,新港街4225人中,當天就有51人死亡,106人輕重傷;連續二起的大地震,許多人害怕,認為新港是地震源頭,不敢住在這裡,民間流傳「二月二三大地震,攏總壓死數百人,大家相招要散港,宮尾大人擋不通」就是描述當時的心情。
此後,新港也遭到多起地震襲擊,像1935年新竹州大地震,也是7.1級,是台灣百年來死傷最多,但震央距離新港甚遠,對新港的影響不大;1941年中埔7.1級大地震,總死亡有360人,700多人輕重傷,有上萬戶房子全倒、半倒,災情集中在嘉義台南的山區,新港地區可能有傷亡,但在那太平洋戰爭正烈的時候,並沒有留下完整紀錄;1964年白河地震,災害以台南縣山區為主,芮氏規模6.3級,是觸口斷層錯動所造成,死亡失蹤106人,輕、重傷650人,和今年美濃地震差不多,那時我已經上初中,印象中,吃飽飯後在院子聊天,突然間地震發生,新港地區沒什麼受損,但是嘉義市圓環發生了持續多時的大火;1998年瑞里6.2級地震,是白河地震以來嘉南平原唯一規模大於6的地震,深度只有2.8公里,5人死亡,27人受傷,阿里山鐵路崩落,新港虛驚一場,中央氣象局認為和梅山斷層有關。
1999年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規模7.3級,屬於淺層烈震,造成的傷亡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二高,半夜發生時我人在台北,隔天一早搭機返嘉,記得餘震不斷,奉天宮樑柱錯動,牆壁屋頂龜裂,但整體並沒有太大問題,因為本來就準備整修,新港沒有多少災情傳出,然而,中部地區死了2000多人,房子全、半倒10萬戶以上,鄉親憂心忡忡聚集廟口,捐出一車又一車緊急救災物資,新港受損較嚴重的是大約一個月後的1022地震,震央在民雄農工地底12.1公里處,規模6.4級,可能是集集大地震誘發盲斷層所造成,奉天宮正殿、前後殿、拜殿、側殿、三川等等的屋頂、牆壁、樑柱等受損嚴重,不得不重新整修。
新港地震之所以發生,根本原因是菲律賓板塊每年以幾公分的速度,向西向北擠壓,幾百萬年來,逐漸壟起形成台灣島,地震本是台灣地質的常態,而嘉義縣的觸口及梅山斷層是歷年來地震災害較多的地方,加上新港西方臨靠著的是台灣最堅固穩定,屬於歐亞大陸板塊最東緣的北港高地,一動一靜,新港命中註定無法逃避地震帶來的災害;根據 1907年日本知名地震學者Omori之研究,造成新港地震的梅山斷層,東西長約25公里,打貓街以西分四條:1、打貓街南方經元吉、內菁、大潭到潭仔乾庄;2、后厝仔庄、中洋仔庄、月眉潭庄至番婆庄;3、三疊溪庄、竹圍仔庄、雙溪口至埤仔頭庄;4、牛稠溪庄沿牛稠溪至三間厝庄。2013年,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教授張中白表示,梅山斷層地震再現率將至,二十年內極可能再次發生芮氏規模7以上的大地震,但是,中正大學地震所教授陳朝輝則認為,九二一大地震時,曾經觸發梅山斷層二個規模6以上的地震,已經釋放了梅山斷層部分累積的能量,二十年內要再次發生規模7以上的大地震,機會不是很大;無論如何,台灣1897年才開始系統性的觀測地震,地震的預測目前還超乎人的能力,然而,我們該準備的,準備好了嗎?
110年前新港的地震傷亡,很多是因為土埆厝壓迫窒息死亡,現在由鋼筋水泥建築取代,新港有比較安全嗎?特別現在人口較多較密集,街道沒有拓寬很多,兩旁樓房卻愈蓋愈高;維生管線包括瓦斯、汽油、水電的風險更高;台塑中洋工業區的化工原料廠竟然蓋在斷層線上;更重要的,台灣普遍的防救災觀念,並沒有因為九二一、新竹州大地震等災難而提高,大家普遍還是心存僥倖,和天對賭,我不會那麼倒楣;或是心存有拜拜有保庇,寧可花錢在燒金紙、放鞭炮、辦牲禮、作醮、祭拜等儀式上,卻不肯花錢花力氣進行防災以及整備。
回想新港百年地震史,我深深期望鄉親不僅從本身作起,檢查生活起居中有那些沒有固定好、或是易掉落的物件;準備緊急救生包、注意水、電、瓦斯的開關、緊急逃生路線、出口及社區避難處,自救然後才能救人,集合社區的力量,我們才可以和地震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