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閱讀館

【271期】食在安心

作者:主講人:譚敦慈 記錄整理:賴燕玉 ◎本刊編輯委員

生活避毒法
一、出門習慣攜帶餐具,避免吃到鉛、塑化劑及二氧化硫。美耐皿餐具忌盛熱食,易產生三聚氰胺。二、微波爐可用,原則如下:?勿買微波食品,易有塑化劑溶出。?保持安全距離,約一手平伸的長度。?勿直視微波的光,易造成白內障的風險。三、市售茶飲原料多半來自越南,藥物殘留高,1%台灣茶99%越南茶混合,卻標示MIT。茶包材質含塑化劑,毒性大於DDT。四、勿擦指甲油,含重金屬、有機溶劑及塑化劑。五、白十字花科最養肺,番茄洋蔥有助防治肺疾。

適食適量
一、少油,每人每天2湯匙。二、少鹽,要慎選,建議吃台鹽即可。三、少糖,全世界因糖而死,每年不計其數(養樂多-5顆方糖,微糖綠茶-10顆方糖、無糖珍珠奶茶-16顆方糖、全糖珍珠奶茶-20顆方糖、碳酸飲料-7~9顆方糖)。四、多食新鮮豆類五穀、多產地、多店家、多樣化、多蔬果、多動。五、每週3瓶飲料增加胰臟癌風險87%。六、台灣人只缺鈣和膳食纖維,不需要買高鈣的營養品或低油低脂高纖食物。核桃是好食物,但做成雜糧核桃餅乾,含反式脂肪高就不健康了。鼓勵吃酪梨,含OMEGA3,是聰明果。

生活中NG搭配的亞硝酸銨
亞硝酸本身不毒,但只要遇到蛋白質則產生亞硝胺,易得大腸癌,建議15歲以下勿食火腿及烤香腸。
生活中常見含亞硝胺的有熱狗抹番茄醬、香腸與秋刀魚並食、干貝煮長年菜、蘿蔔配烏魚子、蘿蔔排骨湯、芹菜炒魷魚等。若將菜先燙過釋放硝酸鹽即可,此外多食芭樂、橘子、火龍果、奇異果可解毒。

台灣是美食、小吃王國,貪圖方便美味的背後,隱藏多少可怕添加劑及有毒物質,那是看不到的隱形殺手。食品風暴一件件席捲而來,消費者在憤怒當心之餘更要能覺醒,多了解相關知識,為自己及家人守護食的安全,遠離色香味,遠離化學原料,別讓你的五臟六腑不開心,要珍愛這難得的人身,讓他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