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耕耘新港

【250期】新港客廳社會企業化的揉轉機制

作者:陳錦煌◎本會董事長

新港文教基金會經歷26年的經營,累積了六項社會價值,如何協助基金會轉化成社會企業,這裡借用前執行長嘉展兄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邁向社會企業經驗研究」的論文中獨創的概念—「揉轉效應」,他提出翻轉社區是一個持續性的一、揉合(hybridity);二、轉化(transform);三、反省(reflection);四、再建構(reconstruction)的社造行動過程,因此,嘗試以此四面向,在基金會累積的社會價值中,如何揉合、轉化、反省、再建構,來闡述新港客廳社會企業的發展機制。

(一)揉合(hybridity)
新港客廳規劃之始,最重要是揉合基金會多年累積的人的價值,包括它的命名、經營方式、建築設計,都是當時邱晉煌董事長帶領義工幹部及董事們經過一年以上時間不斷討論,集思廣益,在聘請的顧問邱明民建議下,共同商議而來;集體決策的徹底,甚至客廳所使用的名稱,是大家投票產生;杯、碗盤也是義工董事們共同親手揑造而成,所以沒有兩個杯、盤是一樣的,而客廳首先要照顧更是基金會最關心的弱勢族群─中年失業婦女;新港客廳之所以能長久保存媽媽的味道,也是靠這群留用協助經營的媽媽們堅持的結果;客廳揉合的第二個價值是環境價值,在邱董事長率領義工們,於2001年將雜草叢生、垃圾堆積的廢棄五分仔火車站,重新整理成美輪美奐,全國首創的鐵路公園時,對緊鄰旁邊的八十幾年歷史,外觀破舊的站長宿舍,開始動腦筋,如果能加以改裝,賣些餐點飲料給到公園的遊客,將會更好,除讓鐵路公園的整體美感不會受到破壞,也是造人、造景到造產的自然發展過程;規劃之初,另個基金會價值的揉合是創新,當時邱董事長看到新港已辦過1998年及2002年兩次風光、富含特色、且吸引遊客的國際藝術節,基金會懷疑,除了那些需要清潔隊員及義工們出力整理的垃圾外,到底留下什麼?是不是大家集思廣益開家有特色的店,在藝術節的遊客,或每年香客期固定來新港的香客中,為基金會開拓新的服務內容。

(二)轉化(transform)
畢竟基金會一向是有願景有理想的非營利組織,在已有的社會目的中,如何再生出經濟目的,這個轉化也太難!
以客廳賣的新港名產為例,基金會賣的仍是新港街面的名產,但是,如何賣這些名產時,不要讓人懷疑是搶人生意!
另外,新港客廳後來決定賣的是簡餐及火鍋等,雖然是基金會中年失業媽媽親手製作,然而,問題來了,如何在定價、菜色、服務方式等和新港已有的特色小吃,簡餐、自助餐和餐廳等區隔,對新港業者不會有與人爭利的嫌疑或壓力,這些都是轉化時的困難,也是兼顧社會與經濟雙重目的時碰到的問題。
經過多年摸索,終於想出一套解決方法,如重新設計名產的包裝,或重新組合產品內容成為客廳的福袋,並將新港客廳定位成遊覽新港的入口,資訊提供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行銷新港品牌的創意發想的基地,因為如新港特產新港飴早已成名於日據時期,曾是天皇的貢品;新港蔬菜、洋桔梗、彩色甜椒等已行銷日本新加坡等,在台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何轉化成新港共同品牌,以相輔相成,提高彼此知名度,是新港客廳的未來挑戰;至於賣的簡餐,以客廳自行開發的內容為主,價格設定在餐廳與小吃之間,最近也在思考,既然是新港客廳,是新港招待人客的好所在,為什麼不賣義工成名的拿手菜,如高老師的牛肉麵,為了籌募相信工程經費,或建扶緣會館,在新港客廳義賣高老師的牛肉麵!

(三)反省(reflection)
成立九年的新港客廳,脫離公部門經費支持的新港客廳,是到了重新反省檢討的時候!
首先,雖然是營利,但是不能違背或減少基金會多年累積的社會價值,或社會資本。另外,要協助基金會永續經營!更重要,要幫基金會找到新的夢想,並且,協助實現。
最近,宏碁集團施振榮董事長在聯合報寫的一篇文章令人感觸特別多,他認為人類文明發展出的資本主義及民主政治,讓現代人類物質生活達到歷史上未曾有的繁榮與富裕,但是,也逐漸衍生價值半盲文化、地球環境不平衡及貧富懸殊等問題;而這二大系統的漏洞在於大家只重視「現在」、「有形」、「直接」的價值,疏忽創造價值時需要兼顧「未來」、「無形」、「間接」的價值,社會企業正是彌補這漏洞的具體作法。站在這個角色看新港客廳的社會企業化,反省基金會26年經營所創新的六項社會價值,如何協助新港客廳發展,而客廳發展之同時,如何避免疏忽「未來」、「無形」、「間接」價值的兼顧,最重要的是義工「公爾忘私」精神的再堅持,也就是說「無我」,唯有「無我」,新港文教基金會社會企業化,才可能兼顧社會與經濟的雙重目的。

(四)再建構(reconstruction)
2012年本人再回鍋基金會董事長後,為因應內部與外在環境的改變,特別解決新港人口老化,公教退休人口比例大於兒童青少年,以及讀書習慣改變,圖書館借閱率日減的趨勢,基金會為堅持知識的價值,首先將圖書館改成適合阿公阿嬤帶孫一起來看書的閱讀館,新港客廳不僅賣餐點,也辦起演講及小型演唱會,更重要的,開始思考如何結合基金會已經生產的自然米,及自然農法生產的蔬菜,提供健康的飲食,以型塑健康的生活習慣,換句話說,新港客廳除了賣餐點,也賣健康!
另外,為提升新港客廳經營效率,將行之多年的會計制度電腦化,以落實成本管理、績效管理等。基金會再建構是全面且持續的,包括從藝文活動為主,轉變成以人的關懷為主,包括基金會永續經營的基礎,已於2012年開始的相信工程。

經過揉合、轉化、反省,再建構的過程,基金會社會企業化逐漸具備了永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