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鄉親故事

【368期】新港鄉之歌

作者:蔡玉釵◎文昌國小退休音樂教師

新港原名「新巷」,因日據時期台灣全島有多處「新港」的地名,加上新港遠離河港位置,故合併月眉潭後,於1920 年10 月改稱「新巷」,兩者之日語讀音相同;戰後改回新港之稱。
新港庄章與庄歌的募集活動在昭和5年(1930)8月中舉辦,經一個多月的募集後,於10月10日公布,一等賞作品由台南市港町(協進國小一帶)的蘇取長先生獲得,新港庄章中央為(新),外圈為(巷) 的片假名(コウ) 丸型畫,是外圈包覆漢字的設計。庄歌(歌詞)一等賞同樣也來自台南市北門町(台南公園一帶) 的土田義介獲得。
台南師範演習科畢業的本鄉作曲家林錫輝校長作曲,因為歌詞為日文,到了民國已經不合時宜了。81年8月間,由新港文教基金會開始徵求歌詞,聘請二位教授和三位鄉親耆老評審,第一名由蔡永隆校長雀屏中選,內容稍事修改之後,基金會期望本鄉各國中小學及各社團能夠推廣唱出新港的尊嚴與信心,由原來的新巷庄之歌,改名為新港鄉之歌!
我畢業後第二年,轉任文昌國小音樂教師,每天從民雄騎著老自行車抵達學校。早年沒有水利,農作物都是看老天施作,在西庄村及以東,雨水比較充足,所以通常種稻米,接近大潭以西的地方種芝蔴甘蔗為主,新港以西種花生,新港鄉之歌以此為基底。我退休後,於民國83年,因方永基先生的引薦,讓我指導唸歌會會員們唱台語歌,唸歌會都是一群老人家,他們懂日文勝過國語,所以教唱國語真的比較難,因此我就教他們唱台語。
可是新港鄉之歌, 第一行是: 新港是個好地方,台語怎麼唱?和老學員們討論,有的說唱:新港實在好所在……,最後我們定案為:新港真是好地方,比較不失原意;第三行原詞是:花生蔴仔白米香……,花生直接翻譯成台語實在是不好唱,以上兩項我請蔡校長把花生改唱為土豆,校長自己唱台語也覺得要改唱:土豆蔴仔白米香。又因為以前我們新港生產的芝蔴是黑芝蔴,當稻子結穗時,飄出來的空氣有著一股香味,稻米含有稻子和白米之意,和蔡校長經過多次討論的結果,校長最終同意台語版改唱為:土豆烏蔴稻米香。
因為整個新港鄉大概只有唸歌會(現在改為長青協會) 唱這首歌,最近我經過十多天的尋找原版歌詞,最後請教蔡校長夫人及陳秀鑾教育基金會確認,現在新港鄉之歌歌詞如下:
國語版:
新港是個好地方,登雲文風強!
地靈人傑民安康,代代出賢良。
花生芝蔴稻米香,新港飴傳揚!
開台媽祖人人仰,德澤被四方!
來來來!建設新港好家鄉!

台語版:
新港真是好地方,登雲文風強!
地靈人傑民安康,代代出賢良。
土豆烏蔴稻米香,新港飴傳揚!
開台媽祖人人仰,德澤被四方!
來來來 ! 建設新港好( 我) 家鄉!

以前文教基金會舉辦本鄉歌唱新港,新港鄉之歌一向都印成:
新港是個好地方,登雲文風強!
地靈人傑民安康,代代出賢良。
土豆蔴仔白米香,新港飴傳揚!
開台媽祖人人仰,德澤被四方!
來來來!建設新港好家鄉!

因為日文原有三段,蔡校長的新港鄉之歌,有兩段,為了讓唸歌會學員也唱日文,我將日文和台語歌詞各取一段,如今原文資料散失,為此最近我去文教基金會尋原稿第二段不可得,蔡校長處也未留存,所以現在新港鄉之歌就只剩下一段了。請本鄉賢達惠予指正,若有相關資訊, 可以提供給我彙整之用,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