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伏見稻荷大社,是日本三萬多間稻荷神社的總本宮,以擁有朱紅色千鳥居而聞名,近年更因為電影「藝妓回憶錄」,而成為日本國內外觀光客爭相參訪的神社之一。位於岐阜縣飛驒市古川町,增島城遺跡內,有一座稻荷神社,也是伏見稻荷大社分社之一。
稻荷神社供奉著稻荷大神,是商業繁榮昌盛、產業興隆、家內安全、交通安全、技藝進步等信仰的守護神明,這些信仰至今仍被持續地傳承著。「狐狸」則一直被傳說是稻荷大神的使者,也就成為執行商業繁榮昌盛、產業興隆、家內安全、交通安全、技藝進步等稻荷信仰的使者。古川町傳說著:看過或參與「狐狸火祭」的人,會被保佑商業繁榮昌盛、產業興隆、五穀豐收。
「狐狸娶親」是日本的民間傳說,相傳下著太陽雨的日子,就是狐狸在娶親;當雨停出現彩虹時,就表示婚禮結束。也傳說人們不能偷看狐狸娶親行列的禁忌,否則會遭受狐狸的懲罰。日本知名導演─黑澤明在電影「夢」中有一段故事,就是描述一個小男孩不聽母親勸告,偷跑到森林中偷看狐狸娶親行列而被懲罰。
每年9月的第四個星期六,岐阜縣飛驒市古川町舉行「狐狸火祭」的活動。祭典總監─和田先生表示:他參考黑澤明導演「夢」這部電影,再加上「狐狸娶親」的日本民間傳說,編寫出古川町「狐狸火祭」。 它像一場舞台劇,由一對結婚新人、古川居民和觀光客共同演出,場景就在古川町。二位扮演狐族長者,戴上狐狸頭套與服裝,引領結婚新人,一起繞行古川町境內;扮演狐族眷屬也必須換上狐族服裝、頭髮、並戴上狐狸尾巴;其餘的古川居民與遊客,來到祭典廣場的服務台,就有人幫忙畫簡單線條與紅點,妝點出狐狸臉上的特徵,只要三秒就能變身為狐狸,而共襄盛舉這場狐狸的世紀婚禮。
狐狸火祭劇本裡,故事起源於4百年前的古川城主,不顧眾人反對,迎娶狐族女兒。在娶親的過程中,遇到來襲的大蛇,經過與狐族長者格鬥之後,認輸的大蛇,反而成為古川町的守護者,從這裡不難發現:古川人面對自然環境的共生態度,以及古川人的生活精神。
筆者有幸於今年9月26日參加狐狸娶親的遊行行列,自己臉上也被畫狐狸妝扮,穿上狐狸衣服、戴上金色狐狸假髮,再搭配上幾可亂真的狐狸尾巴。許多古川人與遊客們,都會自掏腰包來購買狐狸面具,將面具戴在後腦勺或是臉的側旁,不會遮住自己被妝點上狐狸臉。夜晚來臨,火祭即將開始前,儘管大家仍嘻嘻哈哈互鬧著,但是,當大鼓聲響起,祭典活動正式開始,情緒整個肅穆起來。耳邊傳來「konn、konn」狐狸呼叫聲,古川町瞬間變成古川森林,路邊的建築物,就像一棵一棵的樹,狐狸魂立馬上身,我變成狐狸了!終於可以理解,為何有人喜歡參加Cosplay 活動的心情。
從「狐狸火祭」活動中,也有值得我們省思與學習的地方:
1、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祭典廣場供遊客坐的座椅, 座椅木板底下的支柱物,是商借古川町商家的啤酒塑膠空箱,二個箱子的上方鋪上一塊長方形的木板當坐墊;坐墊的木板,來自古川町內木材工廠。觀光課的橫山小姐開著市府的小貨車,載來從木材廠借來的木板;溫泉旅館八三館的池田社長,登上借來的升高機,正忙著裝飾舞台上的燈飾與布幕。市府觀光課長,則忙著整理舞台上的踏板。舞台下,忙著搬啤酒箱與木板,排整成座位的,不是古川居民,就是市府的公務人員。這是一個居民與市府人員合作,備品與工具借自町內,大家集體合作的概念。
2、維護傳統的創新祭典
古川町在4月19、20日有古川祭,1月有三寺巡禮祭,但從4月到隔年1月的日常生活顯得平淡安靜,於是就在相傳是狐狸回巢的9月,以共同歡樂慶祝婚禮的想法,設計出非日常生活經驗的「狐狸火祭」。雖然是古川人設計的新祭典活動,卻是架構在流傳千年的稻荷信仰,以及流傳已久的「狐狸娶親」傳說。古川人以傳統為基礎,設計出創新祭典「狐狸火祭」,這不只是一個憑空無所根據的空虛祭典故事而已,也顯現出古川人,對於自己的生活態度與大自然環境的共生對話。
3、共同參與的態度
古川居民與觀光客,將近3千人左右參加狐狸火祭。比起4 月的「古川祭」少則近3萬名觀光客,多則達到5萬多名觀光客,狐狸火祭的觀光客人數顯然少了許多。可是,對於古川人而言,「狐狸火祭」在乎的不是來多少觀光客,社區增添多少祭典經濟收入,而是參與的心情跟態度。觀光客入境隨俗地在臉上畫上狐狸妝,花錢買狐狸面具戴在頭上。無論來多少人,無論你是誰,無論你來自哪裡,都畫上狐狸臉妝,變身為狐狸,這是一種共享共樂的參與氛圍,是一場創新設計集體共同演出的祭典秀,祭典的成功與否,就看大家共同參加的態度。
狐狸火祭,雖然是一場被設計出來的新祭典活動,從祭典前一日的準備,到祭典的演出與收場,是古川居民與市府公務人員合作的結果。活動過程隨處可看出古川人團結精神,以及在平常生活中共創非日常祭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