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青春少年行

【238期】「袋袋相傳」香火.心靈的寄託

作者:王昭雅◎本會青年義工、新港鄉公所職員

「姊姊啊~這個香火袋帶在身邊,會保佑你一切順利、出入平安的。」小小的香火袋裝了滿滿的愛與不捨。從小到大只要生病、出遠門或者重要考試,家中的長輩總是會求一個香火袋讓小孩帶在身邊。
國中畢業那一年,因為學測成績不理想,最後報讀了其他縣市的高中,搬進宿舍的那一晚,(老舊的宿舍、同寢室看起來有點兇的學姊、陌生的環境)一切的一切都很不適應,也包括第一次離家不安的心。
當天內務依照規定整理好之後,早早就躺上床,疲倦的身體卻怎麼也無法入眠,索性將背包裡的香火袋拿出來放在枕頭下,黑黑靜靜的寢室裡,香火袋上微微的香味竟變的如此明顯,是濃濃的思念與孤獨……拭拭眼角的淚光,沉沉的睡去。
大學在其他城市裡待著,會到附近廟宇走走,算是和地主打聲招呼,但面對他鄉廟宇中的神明就是總會有幾分陌生的敬畏,心中總是不踏實。放假回家鄉,就會到廟裡繞一圈,皮夾裡的香火袋再拿出來往香爐繞三圈,像是告訴媽祖,遊子回來看看您了,請保佑我一切順利。所以一換到新的居住環境,會在牆上掛上「新港奉天宮香火袋」好像在告訴自己,這就是家了。
傳統的香火袋製作也沒那麼簡單,從量布、裁布、縫袋、翻袋、蓋章、折香火、封口、裝八卦紙、縫線耳、綁線到過火,前後歷經12個步驟才算是一個完整的香火袋。前面11個步驟由專門縫製的阿嬤來處理,最重要的是要自己誠心向媽祖祈求,應的聖杯再到香爐順時鐘繞三圈,才算真的取得庇祐。每個香火袋從縫製阿婆到祈求者的手中,都是象徵信仰的延續、心靈的寄託,不只是祈求者虔誠灌入的祝福與關懷,袋上的紅線更是牽引著我們與家鄉、祈求者、祖先精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