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最近流傳一則傳說──一個以闖空門為業的小偷,偷遍了大江南北,從未失手,其來無影去無蹤的本事,讓公安始終找不到,而博得神偷之美名。但神偷無本生意做久了,胃口也變大了,他認為過去偷的都是小錢,且都是人民的血汗錢,不如改搶公家的銀行,幹幾票大案以養老,也可以早日金盆洗手,好修身養性去。為了搶奪銀行,一個人太冒險,於是找來了徒弟和徒孫(徒弟的徒弟),老中青3代結夥去搶銀行,因為在此之前,中國銀行從未被搶,失於防患,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即得手,搶了三個帆布袋紙鈔。得手後,徒孫提議要清點鈔票,看一共得手多少錢。徒弟說:「笨蛋,數鈔票會留下指紋,不如用磅的就知道搶了多少錢。」神偷說:「不用看,也不用磅,等明日見報就知道了。」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報紙果然以醒目的標題,登出銀行被搶五仟五佰萬人民幣。老強匪認為事有蹊蹺,銀行可能灌了水。請徒弟磅了三個麻布袋,估計只有兩仟多萬元。搶匪火冒三丈,他們冒著被槍殺的危險,才搶奪了兩仟多萬元,銀行員以少報多,意外獲益三仟多萬元,心在淌血,自嘆,白道比我黑道狠多了。
當搶匪正準備分贓時,被公安包圍,公安不留活口,就地槍殺了三個搶匪。第三天報紙以更醒目的標題,讚美公安破案的效率並發放了獎金。但公安只繳回了三個麻布袋和幾佰錢幣,鈔票又被公安暗槓了。這三個被幹掉的強匪死不瞑目,結伴到閻王那裡去伸冤,他們告訴閻王說:「我們冒死搶銀行,現在命也沒了,卻分文未獲,好處全部由銀行和公安獲得,要閻王為他們伸張正義。」閻王說:「正義本來就是站在權力大的那一邊,現在你們都死了,死無對證,我又能怎樣呢,做白道比做黑道吃得開,古今中外一致,誰叫你們前世不修,才落得此下場,又能怪誰呢?認命下地獄去修行,下一世再投胎時就當白道吧。」
一則笑話,不管是真實或杜撰而來,但多少給人們一些啟示:在人治的共產極權政治裡,吃香喝辣的永遠是有權有勢的白道,黑道只能啃一些白道丟棄的骨頭。台灣雖然號稱為法治的民主國家,但白道的行徑絕不讓中國專美於前。最近最熱門的中國薄熙來事件和台灣零壹肆事件(靈異事件?)其囂張的程度相去不遠,這些貪腐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尚未曝光的貪腐事件,可能多如牛毛,白道敢公然貪腐,不只法治不彰,隱藏在文化底蘊的「官官相護」文化,也助長了貪腐的氾濫,自古就有「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說法,想到此,讓筆者擲筆三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