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主政時,官拜侍郎的紀曉嵐,才思敏捷,為人幽默風趣,最擅長講一語雙關的笑話,反諷當代佞臣,更是他的拿手絕活。有一次,紀大學士上朝時,一群小宦官(太監)纏著他,要他講一則笑話,否則不讓他進宮上朝。不得已,紀大人慢條斯理的拼出一句:「從前有一群人……」就大步的往宮裡走,一群小太監跟在後面緊追說:「紀大人,紀大人,下面呢?」紀大人說:「下面沒有了。」小太監一時還會意不過來,還在發愣時,紀大人已一溜煙溜進宮裡了。這消息傳到太監首領,人稱「公公」的耳裡,對紀大人刻意挖苦他們,非常的震怒。
隔天紀大人又要上朝時,「公公」把他拉住,以非常不高興的口吻說:「紀大人,你很幽默,很會說笑話,今天我要你講一個字的笑話。」紀大人面帶微笑的對公公說一個「屁」字,公公不解其意,問紀大人說:「那有什麼好笑?」紀大人說,「屁」要放由你,不放也由你,意思是說要笑由你,不笑也由你。嘲諷他在「放屁」,一個小小的宦官,敢命令我這個紀大學士。
一提到「屁」,筆者因對中國文化特有的「馬屁文化」具有濃厚的興趣,對「屁」頗有研究,為了追趕時髦,不得不更加用功。所以筆者雖不敏,但對「屁」的研究之深入,算半個專家應不為過,若不信請聽我慢慢道來。
「屁」是動物的排泄物之一,其主要成分90%為氮、氫、氧,9%的二氧化碳,剩下的1%為硫化氦,是臭味的來源,有些低等動物的屁中尚會有少量的毒素,用以對抗其天敵。屁中佔9%的二氧化碳為害地球最大,人類和其他動物製造如此多的二氧化碳,很難被植物吸收,使地球加速暖化。所以科學家說:要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人類須素食,以減少畜養動物。
「屁」的成分和食物的種類有關,食物含蛋白質愈高,屁中硫化氫,??糞臭素含量愈高,屁量少但臭味高。食物若含澱粉多,屁臭味低但量多,放屁的聲音也大,俗稱「響屁不臭,臭屁不響」,自有其道理。在台灣,高官富賈,吃的食物含高蛋白質,當然屁少但臭味高;一般小百姓以澱粉為主食,當然屁多臭味低。
「屁」這個字,中國人常用來罵人,說話不算話叫做「放屁」;指斥文字或語言的荒謬,叫「屁話」;等而下之,如說話太沒水準,但還把您當人看,叫「放狗屁」;不把您當人看叫「狗放屁」;最下等則叫「放屁狗」(只會放屁的狗)。
台灣今年年初大選之後,贏的一方稱敵我分明,大叫「我們贏了」(你們輸了),因得意忘形而語無倫次,讓百姓聽得霧煞煞。對含瘦肉精的美牛肉進口,先說三個沒有,「沒有時間表,沒有對美承諾,沒有預設立場」,後來又提了十六字箴言:「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當幌子,想欺騙人民,後來眼見人民反對的力道太強,就露出馬腳說:「含瘦肉精美牛肉非進口不可,這是國家的信用。」沒有承諾,那會有信用問題。
還告訴反對的人民,可以不吃不買,就不會有事。選前說苦民所苦,聞聲救苦,選後油電要一次漲足,說現在不痛,以後更痛,漲油電可以讓台灣轉大人。結果一人喊漲,萬物齊飛,一人獨斷,萬民受苦,一人獨笑,萬民齊哀。
當人民告訴他一個60元的便當吃不飽,他說:「一個吃不飽,再買一個吃就好了!」不知是故作幽默來消遣其子民,或是無知到不食人間煙火。像這種雞同鴨講的場面,已見怪不怪了。其次如一國兩區,正所謂的反來覆去,人民不懂經濟……等,真是罄竹難書,像這些理盲又濫情的言論,除了一個「屁」字外,筆者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形容詞,看倌,您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