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五四三黑白講

【224期】種

作者:江澤祥◎本刊編輯委員

在國中時上過筆者生物課一位學生,端午節時返鄉,在餐會中不期而遇。他說最喜歡上筆者的生物課,因為筆者常講一些跟生物有關的笑話。他還記得在上生物的有性生殖時,筆者說「卵子」和「精子」的細胞要行減數分裂,染色體各自減半,精卵再結合成受精卵時,染色體的數目才會跟原來的生物相同。他說那時筆者講了個笑話:「前天在董經班上課時(筆者把國中升學班叫公教班,就業班叫董經班),學生問說,他的老爸姓『呂』,減數分裂後是一個『口』,老媽姓『林』,減數分裂後是『木』,依老師的講法,那我們的兄弟姐妹不是『呆』就是『杏』嗎?」
學生說因為喜歡聽筆者的笑話,而愛上「生物」,大學時讀了生物系,現在也在國中教生物。他說有一次教學生生物分類時,問學生生物分類的層次時,他總答:「界、門、綱、目、科、屬」,而沒有「種」。他問學生:「屬的後面不是還有種嗎?」學生答:「我老爸說他服務的地方沒有一個有種的!」他打聽之後,才知道學生的老爸在監察院上班。筆者聽完後笑說,這笑話一定是杜撰的。「種」是生物繁衍下一代的利器,所以「有種」和「無種」對生物來說太重要了!筆者有個姓「吳」的朋友,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總經理,結婚多年,膝下猶虛,公司同仁都叫他「吳總」(無種),他心裡很不是滋味,但又不能明說。「種」的良窳,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品質,依達爾文的進化論「優勝劣敗」說,是生物進化的原動力,好的龍種要多留一些,所以張學良說:「自古英雄皆好色,不好色者不能稱英雄。」英雄到處留「虎」種,虎父無犬子,人類因而稱霸生物界。
有個笑話,說有一次毛澤東偕總理周思來下鄉視察,到達毛家庄之前,毛家庄的書記為討好毛主席,於是找來毛家庄最美麗的一位少婦,要她代表祝詞來感謝毛主席的恩典。鄉下婦女不知要說些什麼,書記告訴她只要說:「毛大牛是我的兒子,也是國家的兒子,更是共產黨和毛主席的兒子。」當毛主席蒞臨毛家庄時,該少婦一時緊張,四句話併成一句說:「毛大牛是我和毛主席的兒子!」眾人正發楞時,毛主席轉頭問周恩來:「周總理,當年西征時,我們曾在毛家庄過夜嗎?」周總理給了一個曖昧的微笑。毛澤東是英雄,自古英雄皆風流,到處留龍種,對人類進化也是一種貢獻。孫文、老蔣、小蔣也無遑多讓,風流韻事也多到滿籮筐。中國歷代英雄留種最多,首選是被毛澤東奚落,只識彎弓射大鵰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是一代暴君,到處攻城掠池,攻下一城,殺盡所有男丁,年輕美貌的婦女當成戰利品供他和士兵享用。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歐亞兩洲流有成吉思汗血緣的,估計多達一千萬餘人,不知羨煞多少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