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鄉親故事

【195期】新港的超級阿嬤

作者:蘇淵源◎本刊編輯委員

佐賀超級阿嬤紅遍日本,更跨海來台灣掀起一波波閱讀及討論的熱潮,甚至拍成電影,只能說那位阿嬤的影響力還真是超級厲害,在深受啟發和感動之餘,許多人可能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日本有超級阿嬤,難道台灣就沒有嗎?
今年初,別墅讀書會選讀「佐賀超級阿嬤給我的人生禮物」一書,導讀者林嚴山(山哥)於分享時,開口便說:「佐賀有超級阿嬤,新港也有超級阿嬤」,因他看完該書與電影後,發現與作者的身世有太多相似之處,尤其看電影的時候,更好幾次不自覺流下感動的眼淚。接下來便吟誦著一連串來不及記下的阿嬤「四句聯」及充滿人生智慧的諺語,一句句闡述並印證著許許多多人生的道理,驚訝之餘,讓人不禁對山哥他們這對嬤孫感到好奇。
「尪某感情糖蜜甜,兩人牽手出頭天,闔家平安大賺錢,子孫富貴萬萬年」、「人講做人三擺喜,第一就是結婚時,新郎新娘相甲意,洞房花燭剝未離」、「欲嫁擔蔥賣菜,不嫁人佮共翁婿。」、「心歹無人知,嘴歹上厲害。」趁著年假空檔,約了平時忙得不可開交的新港農會秘書林嚴山先生進行訪談,一句句阿嬤講過且充滿人生哲理的諺語及「四句聯」,又再次從他的口中娓娓道出。
阿嬤姓嚴名鬆,因嫁入陳家而冠了夫姓,所以戶籍謄本上是「陳嚴鬆」,後來改嫁至林家;民國前14年生、享壽88歲,AB型、人不高、頭腦極好、過目不忘;以上是山哥對阿嬤的一連串描述。阿嬤從未正式接受教育,而漢文會如此的好,全是由他那飽讀詩書先生處習得。山哥小時候住高雄,國小二年級時因家境困難,五個孫子中僅他被挑中,隨阿嬤回新港生活,從此展開嬤孫二人相依為命的日子。
阿嬤無固定工作,幾乎所有鄉下雜工都做過,舉凡各項農事、做衣服、做小生意(賣小孩子玩具)以及像佐賀阿嬤的清潔工作等,充分展現出台灣早期人們刻苦耐勞及勤儉持家的精神。工作之餘仍不得閒,左鄰右舍有需幫忙之處,她都義不容辭相助,舉凡幫人挽面、收驚等。(山哥有唸一長串的收驚咒語,很精彩,但實在是很難記錄,故無法將之呈現。)另外,阿嬤最常扮演就是擔任嫁娶時,說好話的那個重要角色,此時山哥又忍不住隨口而出:「一對佳人結尪某,兩人牽手共甘苦,三世修來真福報,四季平安好前途」。
有關阿嬤的做人處事及修養,山哥特別舉了一次她曾遭人欺壓時的處置方式,阿嬤沒有去找人吵架或去向他人抱怨,她選擇用書寫詩句的方式抒發心中的情緒及壓力,「人欺天不欺,失意落難有一時,全望天公來保佑,保佑子孫出頭的日子,來答謝列位眾神祇」,將之貼於門牆外,一方面抒發、一方面勉勵自己及山哥。 
山哥眼中的阿嬤,孝順長輩、敦親睦鄰、熱心助人、不與人計較等,在耳濡目染下,造就他今日亦是人人所讚譽之成功人士,更延伸影響到他一對兒女的做人處事,除了教育他們不變壞,更從小告誡「光明前途靠自己打拚」,結果現下他們不僅書唸的好,品行更是有目共睹,在在顯示傳統美德及智慧傳承的重要。 
戰敗後日本人民的生活,絕對不會比早期台灣人民好到那裡去,然而日本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重新站起來,並成為一等一的經濟強國,讀書會學長陳醫師認為,類似佐賀超級阿嬤的智慧傳承及發揚,功不可沒。對此,讀書會的夥伴們亦心有戚戚焉,更一致認為,台灣的阿嬤絕不輸日本的阿嬤,只是欠缺包裝而已,因此對於長者的智慧及台灣傳統精神,我們應重新審視並予以重視。向長者學習!運用他們的經驗及智慧,突破艱困的環境,開創台灣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