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裡的白色精靈——Moomin芬蘭語稱他為Muumi,英語稱他為Moomin,在台灣人心中他是嚕嚕米或是姆明。那圓滾的身形常使人誤以為他是河馬,但他的真實身分其實是一位住在山谷裡的精靈。
許多讀者總會好奇地想知道:Moomin 的取名靈感來自何處。創作出實體形象的芬蘭作家貝朵‧楊笙提到,第一次聽到『Moomintroll』(註1)是因為小時候半夜肚子餓,偷跑到廚房想找食物吃時被舅舅發現,舅舅為了嚇唬貪吃的小孩,於是告訴楊笙:『爐子的後面躲著北歐傳說中的小精靈』。從此以後,她總覺得床底下傳來精靈刮床板的聲音。
楊笙於1945年出版了第一部提到Moomin 的作品,內容描寫Moomin和媽媽一同前往山谷尋找失蹤的爸爸。而於1946年出版的《Comet In Moominland》, 書中正式提到『MOOMINVALLEY』(註2)以及更多的角色,而此本書也被視為Moomin 系列故事的開端。
楊笙的早年生活經歷過一戰與二戰,戰爭帶來的驚恐與不安,深深影響了她的創作。書中Moomin 住在一座美麗的芬蘭小島上,島上居住著他許多的好朋友們。他的個性喜愛冒險,對於島外的世界充滿好奇,經常和朋友們外出探險。回到島上後再將探險中遇到的有趣過程與島民分享。那座充滿愛與善良的小島,其實也是楊笙心中的烏托邦。在無法得知戰爭何時會停止的日子裡,透過創作她找到了寧靜與希望。
許多週邊商品中,除了看到Moomin與他的爸媽之外, 還有更多的是他的好朋友們。有他喜歡的女孩柯妮(Snork Maiden),有穿著綠衣熱愛旅行的史力奇(Snufkin),綁著高馬尾的小美(Little My),設計與造船工匠杜迪基(Too-Ticky),被Moomin 家族收養成為Moomin 弟弟的力夫(Sniff),以及其他共同生活於山谷的居民們。島上居民們安居樂業,守望相助,彼此關心,那樣的氣氛也是楊笙更想傳達給在戰爭生活中的讀者,願讀者能和她一樣透過作品相信和平總會到來。
我想,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座夢想小島,如Moomin住的山谷般:有自己愛的人,更有愛自己的人。現實生活需要我們向外冒險,有些是自願,有些是不得已。但不論最終結果是否符合期待,轉過身,終會有一個地方在原地等著我們。不吝嗇地給予溫暖,不計較地給予包容。
今年年末,誠品和Moomin想邀請大家一起,和所在乎的重要他人,迎接聖誕。身處的世界或許無法如姆明谷般僅存在著單純與善意,但相信我們都能夠溫柔以待自己以及他人,並對周遭懷有好奇的心,持續探索前進。心中的烏托邦,即在你和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