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好味道

【374期】再苦也要笑咪咪——入口即化阿燕豬腳

作者:王筱雲◎本刊編輯委員

豬腳好吃的秘訣
奉天宮前中山路上,新港鴨肉羹正對面,就是阿燕豬腳的店家。每日供餐前或午後休息時段,常常看見兒媳夫婦在攤前整理食材,拿著刮刀仔細為每一塊豬腳除毛、川燙去血水、用冷水冰鎮,之後再檢查一遍,就是要豬毛一根不留。接著放進大滷鍋,細火慢燉,一鍋垂涎欲滴的豬腳可以上桌,前後需要三至四個小時的準備,創始人阿燕姐說,其實沒有什麼祕訣,也不用太多辛香料,每天現宰的溫體豬腳,加上好的醬油,大鍋燉煮,即可美味,軟軟QQ 的豬腳,進到顧客嘴裡滑順不扎口,老少咸宜。2012 年,參加國家優良商品比賽,獲得金牌獎的認證。

堅強的女性 從水林來到新港
姚玉燕,雲林水林人,原本在北港做早餐,生意一直沒有起色,生活日益艱困,當她思索是否該放棄時,遇見一位善心大姐,鼓勵年輕時的阿燕不要氣餒,並表明願意教她如何做菜。
他們來到新港做市場調查,發現人潮聚集的廟前沒有人在做豬腳這個品項,尋尋覓覓看中陳園長的店,也就是賴鎮山校長的家。但是39 歲就守寡的賴媽媽,其實不願意出租,深怕閒雜人等出入複雜,但是賴校長是個慈悲心腸的人,看見阿燕隻身為家庭生計奔波,不租給她於心不忍,於是說服賴媽媽出租,後來賴媽媽立下不油炒、不喝酒、爐灶放前台的原則,才順利承租,從此開啟阿燕豬腳新的斐業,也成就阿燕姐與賴校長兩個家庭長久的情誼。

平民美食——豬腳飯與蝦仁飯
民國90 年,阿燕豬腳開業,他們將北港的特色美食豬腳飯與蝦仁飯帶進新港,豬腳搭配筍干飯是招牌特色菜,蝦仁飯搭配綠色蔬菜清爽不油膩,三層焢肉飯下飯又對味,一開始營業就生意興隆。教她烹調的大姐,每天從北港坐公車來新港教阿燕滷豬腳,連續好幾個月,不支任何薪水,直到阿燕上手,是她人生的大恩人。
在地鄉親、香客、台塑中洋廠員工夜班下班,陸續上門,午後也不休息,深怕想吃飯的人找不到飯吃,從早忙到深夜1、2 點,阿燕姐笑咪咪的說,當時都不覺得累,因為苦日子過怕了,能有此番生意榮景,她很珍惜,能做就一直做。
有一次,客人問說有沒有豬腳麵線,當時明明沒有賣這個品項,反應極快的阿燕當下去買了麵線,煮好賣給客人,所以現在的菜單上也有豬腳麵線一項,很合長輩的口味喔!
早期連過年、大甲媽祖來新港都在營業,後來因為人潮過多,顧客等得不耐煩,有時會爆發口角,於是現在過年、大甲媽來新港時期都歇業,現今也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了,開始週休二日(每週三四公休),也朝宅配禮盒的網路世界前進。
起因於老天爺敲下警鐘,阿燕姐生了一場大病,一度差點要了命,於是兒子媳婦開始接手,她慢慢退居幕後,多數時間在家含飴弄孫。

苦盡甘來 家和萬事興

現今的阿燕豬腳,生意穩定,阿燕姐滿懷感恩的說,非常謝謝賴校長一家人對他們的照顧,剛來新港時生活困難,賴媽媽過年還會包紅包給她,把她當家人看待,她感激在心;也力守當初承租的承諾,把店內外保持得非常乾淨,用餐環境舒適;現今高齡90 歲的大恩人她改叫阿母,常提著阿母愛吃的豬腳去探視,過年時包紅包給阿母開心,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難能可貴的是她不吝於稱讚自己的兒媳,勤勞又懂事,媳婦也很尊敬這位婆婆,家和萬事興的氛圍在家漫延,就如他們的豬腳,餘韻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