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採編營特刊

【310期】採編營特刊:傳承三代的古早味——吳家魯熟肉

作者:組員:蔡冠郁、方文志、楊舒斐、廖妙卿、鄭敦澤、江婉寧、黃睿妍、蔡瑞妙 文字整理:李玉婷、陳盈慧、楊舒斐、鄭敦澤 指導老師:林錦秋

魯熟肉其實就是俗稱的「黑白切」,也就是台南稱的「香腸熟肉」,只不過嘉義的魯熟肉多了不少內臟類的食材,畫龍點睛的沾醬也跟台南的醬料不太一樣。訪談過程,老闆為我們詳細解說各項食物的製作方式及過程,也與我們暢談關於這些食物及這間店的背後故事。

歷經一甲子 甘苦歲月
第一代老闆娘還是二十歲的姑娘,嫁進吳家之後,開始協助老闆做生意,從第一代老闆挑著扁擔到第二代推著車到舊市場販賣,再到因為市場改建,搬回在新港國中側門旁的自家屋宅,這家魯熟肉老店已經傳承了三代,有六十多年的歷史。
從挑著兩個扁擔到推著推車,到新港舊市場做買賣,從家中去到市場的路上,就會被沿路攔截,到達市場時東西常常也所剩無幾!
第三代老闆提到舊市場和店面現址,最大的差別在於環境及準備食材的多寡:之前在舊市場,人潮多、攤商多,空氣比較混濁,而且舊市場取水也比較不方便。準備食材的部分則是從推車轉變成店面,現在自然會準備比較多的食材。
老闆還提到,在一些特別的節日,像是過年的時候,有時會忙得不可開交,在營業期間片刻都無法休息,無法像時下年輕人那麼自由的放假!當其他人都還沉浸在甜美夢鄉時,他必須流著汗準備著要賣的食材,他笑著說:「人家種田的都五、六點才起床,我們則是三、四點就要起床。」每天的食物都是早上現做的,完全不用擔心會吃到不新鮮的食物。

獨特醬料 現切新鮮
獨特的醬料味道,讓人齒頰留香、讚不絕口!配料中的辣椒醬,是年長的頭家嬤用自己在庭院中種的辣椒、蒜頭和冰醋製作而成。魯熟肉的材料大部分是豬的各部位:豬肺、豬舌、豬皮、豬心、粉腸、粉肝,還有用腸子包裹著米、肉及地瓜粉做成的粉腸、糯米腸、香腸……等,全部都是當天現做現切的。從開店初期到現在,做法多多少少會有些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堅持不用機器混合內餡,純手工製作,顧客吃起來才會有溫度,不會和機器一樣冷冰冰的。

口感清爽健康 無豬臊味
各項食材以水煮的方式為主,讓口感更清爽健康,但如何讓食材原味呈現並避免豬臊味,就是一個難處理的步驟,因為豬肉的去腥及調味處理的過程是相當繁複的;而沾醬更是魯熟肉的靈魂,各家的沾醬都略有不同,將水煮、燜過的豬肉加上沾醬,就是一盤簡單的美味啦!

家鄉味 遊子回嘉必吃
餐桌上飄香的在地美味小吃,再配上最重要的精髓—「醬料」,即成為餐桌上豐盛的一餐。旅居在外的遊子、外地來的觀光客,常會來品嘗這個道地小吃,品嘗新港人心目中、記憶中流傳已久的家鄉味及古早味。小小的攤位,總是會出現人潮,想要吃的朋友們,可要趁早來排,因為數量有限,售完為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