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活動花絮

【305期】做‧環保 惜‧土地──參與淨港心得

作者:文/本會秘書處、攝影/王文瑜

 

 

 

 

 

 

 

 

 

整理:本會秘書處   攝影:王文瑜

新港文教基金會自民國78年起,與新港鄉內各社團開始參與淨港活動。從一開始的掃街到環保惜福供餐,都秉持著「做‧環保  惜‧土地」的信念,讓新港社區愈來愈美好。民國92年起與來自台北的「大地工作坊」一起推動惜福供餐,推動天然茶仔粉清洗碗筷,代替保麗龍等一次性的免洗餐具與良好的用餐環境。民國102年更在「新港客廳」前成立「新港文教基金會環保惜福供餐處」,做為供餐示範點,提供健康安全的素平安粥;潔淨、安心坐下用餐的環境;全程由義工打菜供餐收碗服務;以環保無汙染茶籽粉4道手續清洗的碗筷;鼓勵香客自備環保碗筷,讓全台遠道而來的香客「吃得安心健康又有尊嚴」。
至今仍與基金會合作的供餐點有:「愛鄉慈善會供餐處」、「愛心慈善會供餐處」、「東興宮供餐處」等。每年供餐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義工,在此感謝新港國中、吳鳳科技大學、吳鳳科大樂齡大學、國立新港藝術高中、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和康揚股份有限公司、基金會各組義工等上百位大小義工,以及所有主動參加的團體與個人。因為有您們,讓微笑的故鄉,更美!

 

 

 

 

 

 

 

 

 

 

 

 

 

 

 

 

 

 

 

 

 

 

 

 

 

 

 

 

 

 

 

 

 

 

 

 

 

 

 

 

 

 

 

 

 

 

 

 

 

 

林怡伶◎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秘書
新港奉天宮與新港鄉公所清潔隊及許多在地社團為了響應環保,共同推動在許多免費供餐的地點使用了大量的環保碗筷給信眾使用,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一次性餐具所帶來的大量垃圾,許多的義工夥伴不分男女老少,利用天然苦茶籽粉,透過一道又一道的清潔,以隨時供應大量供餐的使用需求。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逐年推動的環保理念,從中可以看見越來越多人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甚至會自行攜帶可重複使用的環保餐具,這是我們所樂見的,藉由一次又一次的宣導與推廣,相信從小地方做起,總有一天會帶來大大的改變,讓我們一起為地球及環保盡一份心力。

陳雅文◎吳鳳科技大學學務處服務學習組組長
今年,吳鳳科大招募30多位學生擔任淨港義工,協助的工作為「供餐服務」。學生除了到新港各地免費供餐點,協助清洗環保碗外,同時也一面宣導「愛物惜福」的觀念,以實際行動愛地球、迎媽祖。「供餐、洗碗」,雖都是簡單、平常的事,但也顯見環境保護可由每個人自身做起,並推己及人。
近年,台灣的環保意識抬頭,以大學生平台Dcard而言,吹起「無痕飲食」的風潮。按照字面意思,「無痕飲食」的意思就是儘量不留痕跡、不浪費、不留下垃圾的意思。「供餐服務」使用環保餐具,採用可二次使用的容器去盛裝食物,這樣的理念剛好和學生流行的趨勢不謀而合,也讓本校學生能自動的加入活動行列。
吳鳳科大今年已第9度參與淨港計畫,盼藉由淨港計畫的參與,和本校教師、同仁有計畫的活動設計,讓青年學子能從活動中得到學習的效果,除了可達致最終目標「環境保護」的果效外,也期待學生能透過有系統的服務過程,不斷地學習、反思,進而促進服務的經驗成長以及品格的養成。
最後,藉此機會感謝新港文教基金會長期予以本校學生學習之機會。透過每次服務結束的回饋及檢討,相信本校會做得更好!

蕭丞均◎吳鳳科技大學消防系
這是我第一次以義工的身分參與遶境盛事,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殊勝。有幸可以參與供餐服務組,到了現場以後由當地的工作人員將我們分組,有人負責洗碗,有人負責打餐,有人負責收碗筷及發放水果及自備餐具的紀念品。
我負責的是洗碗的工作,第一次在大型活動中洗碗,也是第一次用輸送帶式的方式洗碗,覺得相當新鮮,這種大家一起洗碗的體驗,真的是很特別的經驗。很感謝學校服務學習組的老師邀請我參與此次的盛會,供餐活動不僅可以讓自己體驗多一點社會經驗,也順便讓媽祖保佑我們一年的平安順遂。為媽祖服務的心及擔任義工的熱誠我將一直存在著,下次,我想邀約同學一起來做媽祖的義工。

蔡禮謙◎吳鳳科技大學消防系
今年是我參加大甲媽祖淨港供餐活動的第三年。在大一時,因為一次的因緣際會下,透過學校服務學習組老師的邀約,開啟了我每年都會以本學校義工身分,參與這一年一度的遶境盛事。每年供餐服務組與淨港掃街組,我都有參加,二組所做的服務內容完全就是南轅北轍,接觸到的人事物也都不盡相同。但卻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要秉持著助人為快樂本的心態來服務,也是我每年都會來參加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參加淨港掃街組的時候,真是令我大開眼界。並非只是一同拿著掃具,將街道上所有的鞭炮灰掃乾淨,而是請十幾位義工在一個街道上拿著掃具排列成一個橫面,總共編排二組義工。再來就是最好玩的地方,所有人聽著指揮者的哨音前進。當哨音停止時,會有其他義工夥伴拿著畚箕將剛剛所匯集的鞭炮灰掃起來。我們從奉天宮前的拱門出發,重複上面的動作,一路掃到奉天宮的門口。所有參與掃街的義工夥伴各司其職,就這樣完成了掃街的壯舉。這種獨特的掃街方式,應該只有到新港這邊才有的吧!

劉文賢◎本會環保綠化組組長
大甲媽祖新港遶境進香,今年已經邁入31年了。新港是微笑的故鄉,每年大甲媽祖來前夕,新港文教基金會環保大小義工延續多年的慣例,將進香之路──中正路,從歡迎門至鐵路公園做打掃淨路,準備迎接媽祖聖駕,這也是環保義工的另類敬神之意。

基金會淨港計劃持續30個年頭,從掃垃圾及鞭炮屑到供餐處洗碗,每年垃圾量都有遞減,目的是要使自己的家鄉很快恢復美好的生活環境。「淨港」應先淨入人心、淨出行動,拋磚引玉,盼鄉民及香客配合和參與,目前大部分垃圾來自攤販,而且垃圾幾乎沒有分類落實,有待加強,「環保若做好,媽祖會呵咾」、「資源若分類,媽祖會保佑」。